全国第三届数字空间战略研讨会暨第十二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简 报
NO.16 期
数字空间战略研究咨询项目 魏奉思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 冯学尚 2021年5月14日
要 闻
- 中国正进入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的黄金期
- 勇于做建设“数字空间”、打造“空间大脑”当代空间科技战略新高地的先锋
- 中国人应勇于站上国际舞台为牵头推动国际空间天气预报研究计划的实施做出积极贡献
- 五位优秀青年科学家获第四界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
2021年5月11日-13日,全国第三届数字空间战略研讨会暨第十二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本次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数字太空(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300余名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应用部门以及有关企业的专家学者与会。
5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以及曹晋滨、冯学尚、丁治明、陆全明、王世金、许国昌、徐寄遥、闫 毅、颜毅华、宗秋刚、邹自明等学者就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他们就数字空间的国家意义、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建议的回顾、地球系统模式、空间数据获取技术研究、空间信息通信网络系统、空间认知与建模平台研究、空间信息数据处理平台研究、空间应用与服务平台研究、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平台、数字空间工程空间卫星“全景”观测系统等做了精彩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建设‘数字空间’、打造‘空间大脑’》的专项建议、应用需求建议与应用场景分析以及如何有效推进建设“数字空间”、打造“空间大脑”在国家与地方的落地等方面;中美是空间天气领域最重要的二个国家,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既合作又竞争的时代开始了,中国应加大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的力度,中国人应勇于站上国际舞台、积极推动国际空间天气研究预报计划的实施。会议期望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中电集团22所等单位更多发挥组织者、引领者的积极作用。
5月12日大会进入分会场报告,与会者分别在太阳和行星际、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磁场物理、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数字化和智能化在空间天气领域的应用五个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研讨的内容包括空间天气监测与研究面临挑战的前沿问题与最新进展、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如何深度融入空间天气的研究、建模与预报、“十四五”如何推进我国空间天气科学与应用强国建设等方面。

大会合影
为激励优秀青年人才从事空间天气这一新兴科学领域的创新研究,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科学家,5月13日的大会闭幕式上举办了第四届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的颁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秘书赵新华研究员回顾了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的设奖宗旨、评选章程和前三届获奖情况,第四届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五位获奖者分别是武汉大学倪彬彬教授、中国科技大学薛向辉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符慧山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江朝伟教授、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任志鹏研究员。五位获奖人分别就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做了精彩的亮点报告,让人眼前一亮,看到了代表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研究,深受鼓舞。冯学尚研究员、杜爱民研究员、吴德金研究员和戴磊研究员分别为五位获奖人宣读了颁奖词,颁发了奖章和证书,并为每位获奖人员颁发了由冯学尚研究员亲笔签名的《Magnetohydrodynamics Modeling of the Solar Corona and Heliosphere》图书一套。
最后,魏奉思院士有感而发,特别指出当前我国空间研究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时期,青年人应勇于做建设数字空间、打造空间大脑的青年先锋,在建设空间天气科学强国的征程中大展宏图,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积极的贡献,让人生更出彩!